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腹泻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牦牛养殖过程中腹泻病的防控与治疗。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Yak Diarrh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100-2024《牦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布的关于牦牛腹泻病预防和治疗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牦牛腹泻病的术语和定义、预防措施、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解读】此条明确了标准适用的范围,涵盖了从病因分析到具体防治措施再到后续档案建立的全过程,为牦牛养殖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2. 【预防措施】
- 【饲料管理】要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长期喂养。
- 【环境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
-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解读】良好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础。饲料管理强调多样化与均衡性,有助于增强牦牛体质;环境卫生则直接关系到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而免疫接种能够有效提高群体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
3. 【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包括体温测量、粪便观察等常规项目。
- 【实验室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PCR技术对病原进行确认。
【解读】准确诊断是科学治疗的前提。临床检查简单快捷,适合初步筛查;实验室检测则能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帮助确定具体的致病因素。
4. 【治疗原则】
- 【支持疗法】如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
- 【药物治疗】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并注意休药期的规定。
【解读】支持疗法旨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病情恶化;药物治疗需遵循谨慎用药的原则,既要达到疗效又要保障食品安全。
5. 【档案管理】
- 应记录每次诊疗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估等信息。
【解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便于监督管理部门核查。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牦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操作指南,对于促进牦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