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铁包金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选择与处理、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铁包金在广东省范围内的林下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story Cultivation of Corydalis Decumb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4/T 38-2024铁包金林下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铁包金这种中药材在林下种植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标准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地作为种植区域,且需确保光照充足。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在整地时,应清除杂草和石块,并施入适量基肥,通常每亩使用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种苗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生长状况。标准规定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苗高控制在20厘米以上。种苗在移栽前需要进行修剪,剪去枯枝败叶,同时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15分钟以预防病害。
三、种植密度与方法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铁包金的良好生长环境。根据标准建议,株行距保持在40×60厘米较为适宜,每亩种植约2800株。种植时要注意深浅适中,覆土厚度约为苗木根颈部的1-2倍,轻轻压实土壤。
四、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和施肥两大部分。水分管理方面,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施肥上,除基肥外,在生长旺盛期还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一般每月一次,每次每亩用量为15-20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铁包金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提倡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设置防虫网、释放天敌昆虫等。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六、采收与加工
铁包金的最佳采收时间为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此时有效成分积累达到峰值。采收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干燥处理,确保成品含水量低于12%。
通过以上对DB4414/T 38-2024标准中的重要条款解读可以看出,从选地到采收各个环节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旨在提高铁包金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