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草酸青霉菌腐熟牛羊粪生产有机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产品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草酸青霉菌处理牛羊粪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by Penicillium Oxalicum Fermentation of Cattle and Sheep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AIA 0330-2024《草酸青霉菌腐熟牛羊粪生产有机肥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发酵温度控制”的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环节的规定更加细化和严格。
根据新标准,在使用草酸青霉菌进行牛羊粪发酵的过程中,初始阶段(第1至3天)的温度应保持在35°C至40°C之间。这一温度区间有助于快速启动发酵过程,促进微生物活性。随后,在第4至7天,温度需提升至45°C至55°C,这是最关键的高温杀菌阶段,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最后,在整个发酵周期的后期(第8天以后),温度应逐渐下降并稳定在40°C左右,以确保有机质充分分解且不损失养分。
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精确控温:首先,选择合适的堆肥场地,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其次,合理安排原料配比,通常情况下,牛羊粪与辅料的比例为3:1,并加入适量的草酸青霉菌种剂;再次,定期翻堆,特别是在高温期,每隔一天翻动一次,既可调节内部温度又有利于均匀发酵;最后,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立即采取措施调整,比如增加通风量或者减少水分含量等。
通过上述方法严格执行TNAIA 0330-2024标准中的发酵温度控制要求,不仅能够提高有机肥的质量,还能保障产品的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肥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