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荫道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原则、植物选择与配置、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林荫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hade Tree Avenue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深圳市林荫道建设规范》(编号:DB4403/T 520—2024)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发布的一项地方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城市林荫道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生态环境。本文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与定义
规范中明确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如“林荫道”被定义为以行道树为主体,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在道路两侧形成连续遮阴效果的道路绿化空间。这一定义强调了林荫道的核心功能——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并且突出了行道树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规范第3.1条,林荫道的设计应当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确保设计方案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市民日常活动的需求。例如,在选择种植位置时应避免破坏原有植被,同时考虑到行人通行便利性。
行道树选择
规范第4.2条规定了行道树的选择标准。首先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乡土树种作为主要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后期养护成本,也有助于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其次还特别提到对于易产生飞絮或花粉过敏反应的树种需谨慎使用,并给出了具体推荐名录供参考。
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
第5章详细阐述了不同宽度道路上适宜的种植密度及配置模式。例如,在宽度小于6米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单排行植;而当宽度达到8-12米时,则可以考虑双排交错布置等方式来增强绿量覆盖度。此外,还特别注意到了乔灌结合、常绿落叶搭配等多层次复合型结构的应用,以提高整体景观效果和稳定性。
养护管理措施
最后,在第7章关于后期维护方面也提出了若干重要要求。包括定期修剪整形保持良好形态;及时清理枯枝败叶防止病虫害扩散;合理安排灌溉施肥计划保证健康生长状态等等。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有助于延长树木寿命并维持长期稳定的绿化效益。
以上只是对DB4403/T 520—2024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与深度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