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渔业及相关产业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具体分类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渔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管理、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of Fisherie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535—2024《渔业及相关产业分类》是一项深圳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明确渔业及相关产业的分类体系。这项标准对于推动深圳乃至广东省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对“渔业”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包括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捕捞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涵盖了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了分类的全面性。例如,海水养殖不仅包括鱼虾贝类的养殖,还涉及海藻等海洋植物的栽培;而捕捞作业则包含了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等多种形式。
其次,在“相关产业”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加工流通环节的重要性。它指出,渔业产品的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冷链物流都是渔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冷链物流的发展,能够有效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休闲渔业也被纳入其中,作为提升渔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者,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各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对于海水养殖业,需要关注养殖面积、产量、品种结构等指标;而对于捕捞业,则应重点监测捕捞量、捕捞方式及渔获物组成等数据。
最后,该标准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渔业现代化建设。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捕捞路线规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总之,《渔业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分类框架,为深圳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