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开展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Prevention System for Risk and Hidden Danger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776-2024《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风险”、“隐患”等核心概念。其中,“风险”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而“隐患”则指水利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风险分级管控”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分级方法。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并要求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例如,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而对于一般风险,则可以通过日常巡查等方式进行控制。
再者,关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强调了隐患排查的频率和内容。规定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且在每次暴雨洪水后必须进行全面排查。此外,还特别指出要关注大坝、溢洪道、闸门启闭设备等关键设施的安全状况。
最后,标准还重视信息记录与报告机制。要求将每次风险评估结果、隐患发现及整改情况详细记录,并按规定上报至相关部门。同时,鼓励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重点部位的状态变化。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通过明确术语概念、规范流程步骤以及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为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