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秦紫玉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分级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秦紫玉的生产、加工、销售及质量监督。
Title:DB61T 1875-2024 Qinziyu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875-2024《秦紫玉分级》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秦紫玉的分级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境内出产的秦紫玉的分级。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产品类型,确保了分级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若干重要的参考文件,如GB/T 16552、GB/T 16553等。这些文件为秦紫玉的分级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持和行业共识,保证了分级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 秦紫玉: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主要产地,具有特定颜色和质地特征的玉石。
- 透明度:指光线透过玉石的程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四个等级。
- 净度:描述玉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情况,包括裂纹、斑点等。
分级指标
1. 颜色:秦紫玉的颜色分为浅紫、深紫、紫红三种主要类别,每种类别下设若干子级别。
2. 透明度:根据光线穿透能力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市场价值。
3. 净度:依据内部和外部瑕疵的数量及大小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净度级别。
4. 重量:以克拉为单位,不同重量区间对应不同等级。
检测方法
- 颜色评定需在自然光或标准光源下进行。
- 透明度通过放大镜观察并结合专业仪器测量。
- 净度检查使用10倍放大镜完成。
- 重量称量应采用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的电子天平。
标识要求
每块秦紫玉成品都应标明其等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颜色、透明度、净度以及重量等参数,并附上相应的标识标签。
结论
DB61/T 1875-2024《秦紫玉分级》不仅促进了秦紫玉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水平。通过严格的分级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混乱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产者权益,推动产业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