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主要害虫的监测方法和理化诱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苹果种植区主要害虫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Physical-Chemical Induction Control of Major Apple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862-2024《苹果主要害虫监测与理化诱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陕西省苹果产区的害虫防控指导文件。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测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田间灯诱法、性诱剂诱捕法和黄板诱集法三种主要监测手段。其中灯诱法要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每30-50亩设置一台,悬挂高度为1.5米;性诱剂诱捕器应悬挂在树冠中部偏上位置,每个诱捕器间隔20米;黄板则需设置在果园行间,离地面约60厘米处。
二、诱控技术
对于桃小食心虫等害虫,推荐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每公顷用量为1000-1500根。同时强调在苹果套袋前后的关键时期,结合物理隔离措施如防虫网,可有效减少害虫侵害。此外还提到利用波尔多液等生物农药进行预防性喷施,降低病虫基数。
三、环境友好型诱控
提倡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杀虫灯以节约能源,并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黄板。对于性诱剂产品,要求其活性物质含量不低于标称值的90%,且有效期不少于三个月。在诱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天敌昆虫,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
明确规定了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和记录格式,包括害虫种类、数量、出现时间等信息。建议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便于长期跟踪研究害虫发生规律。同时提出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实现精准管理。
五、培训与推广
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果农技术水平。并通过示范园建设等方式扩大先进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保障苹果生产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