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甜高粱一年两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盐碱地甜高粱的一年两刈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ouble Cutting Sweet Sorghum Produc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DB 3705T 1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碱地甜高粱一年两刈生产技术规程》(DB 3705/T 18-2024)是针对东营市盐碱地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生物产量高的甜高粱品种。这意味着种植户在选种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优质品种,比如‘冀酿2号’等,这些品种不仅能够耐受盐碱环境,还能保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关于播种时期的规定指出,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到5厘米之间,并确保每穴播量为2到3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再者,肥料施用部分明确指出,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具体而言,每公顷需施用腐熟农家肥30吨以上,尿素600公斤,过磷酸钙450公斤,硫酸钾300公斤。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拔节期,第二次是在抽穗期,每次追施尿素225公斤左右即可满足需求。
此外,灌溉管理也是该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节水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当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补水,而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根系因长期浸泡而腐烂。
最后,病虫害防治措施同样不容忽视。标准提倡采取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以及生物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对于真菌性病害,则推荐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还鼓励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