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饲用燕麦-甜高粱轮作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盐碱地进行饲用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tational Cropping of Fodder Oat and Sweet Sorghum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碱地饲用燕麦-甜高粱轮作技术规程》(DB 3705T 20-2024)是山东省东营市发布的关于盐碱地种植饲用燕麦和甜高粱的技术规范。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以盐碱地为主的饲用燕麦与甜高粱轮作模式的规划、实施及管理。这一规定明确了该标准的应用区域,主要是指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这是基于该地区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制定的。
2. 术语和定义
- 饲用燕麦:指用于喂养牲畜的燕麦品种。
- 甜高粱:指具有较高糖分含量的高粱品种。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理解。
3. 轮作制度
- 饲用燕麦与甜高粱的轮作周期建议为两年,即第一年种植饲用燕麦,第二年种植甜高粱。
- 每种作物的播种时间分别为:饲用燕麦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甜高粱在夏季(6月中下旬)。
这一安排考虑了两种作物对温度和水分的不同需求,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4. 土壤改良措施
- 在轮作前需进行土壤检测,确保pH值控制在7.5-8.5之间。
- 使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每公顷施用量不低于30吨,并配合使用化学肥料调节养分平衡。
土壤改良是成功种植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和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
5. 田间管理
- 饲用燕麦生长期应保持田间湿润,但避免积水。
- 甜高粱生长期间需定期除草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导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6. 收获标准
- 饲用燕麦应在抽穗期后7-10天内完成收割。
- 甜高粱则应在蜡熟末期进行收获,此时茎秆含糖量最高。
明确的收获时机不仅关系到饲料品质,还直接影响到后续轮作的顺利开展。
7. 环境保护要求
- 轮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秸秆等应集中处理,提倡还田利用。
-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环境保护贯穿整个轮作过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上是对《盐碱地饲用燕麦-甜高粱轮作技术规程》(DB 3705T 20-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