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火险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从事草原火险气象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Grassland Fire Risk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119-2024《草原火险气象服务规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草原火险气象服务的技术规范。这一标准对提高草原地区火灾预警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草原火险等级”、“火险指数”等专业术语。例如,“草原火险等级”是指根据气象条件预测的草原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级别。这一定义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气象观测要求
该部分规定了草原火险气象服务所需的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观测项目以及数据采集频率。特别强调了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等直接影响草原火险的关键要素必须实时监测,并确保数据准确可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预报精度,也为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火险等级划分与发布
标准明确规定了如何根据综合气象因素计算得出火险指数,并据此划分火险等级。当火险等级达到三级及以上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机制,并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此举能够有效提醒民众注意防火安全,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的风险。
预警信息发布
关于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发布形式及传播途径也有明确要求。比如,在紧急情况下,除了常规媒体外,还鼓励利用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方式快速传递消息至受影响区域内的所有相关人员。此外,对于不同等级的火险预警,其对应的防范措施也作了具体说明,便于各级政府组织落实。
应急处置指导
在面对突发性草原大火时,本标准给出了初步应急处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疏散周边居民、切断电源水源、控制火势蔓延方向等内容。同时指出,在专业消防队伍到达之前,应由当地负责人指挥群众采取必要的自救互救行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总之,《草原火险气象服务规范》从多个层面系统地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草原火险管理体系,既涵盖了日常预防工作的方方面面,又兼顾了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处置流程,是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