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闽楠树种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闽楠树种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hoebe bournei Cultivation - Part 1: Phoebe bourn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16.1-2024《楠木类树种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闽楠》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闽楠(Phoebe bournei)的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伐更新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木培育
1. 播种育苗
- 种子采集与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来源。种子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在阴凉通风处保存。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
-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具体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 扦插育苗
- 插穗选择:选用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一般为15-2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端2-3片叶子。
- 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沙土混合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确保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 扦插深度与密度:插穗插入基质中的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行距和株距控制在10×10厘米左右。
二、造林
1. 造林地选择
- 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具有适度遮荫的环境。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带或强风区域种植。
- 林地坡度不宜超过25度,土壤pH值宜维持在5.5-7.0之间。
2. 造林密度
- 初植密度建议为110-150株/亩,根据立地条件可适当调整。随着林木生长,可通过间伐等方式逐步降低密度,最终稳定在60-80株/亩。
三、抚育管理
1. 水分管理
-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雨季则应注意排水,防止根系腐烂。
- 成年林分中可设置集水沟或滴灌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施肥
- 幼林期每年追施有机肥1-2次,成林后每两年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应根据树龄、树势及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
四、病虫害防治
1.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 黑斑病: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 腐烂病: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必要时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土壤消毒。
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 松毛虫: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如释放赤眼蜂或使用白僵菌制剂。化学防治仅限于严重发生时期,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五、采伐更新
1. 采伐年龄
- 闽楠的主伐年龄通常为20-25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0年。采伐时应遵循“择伐”原则,保留一定数量的大径材以维持生态平衡。
2. 更新措施
- 采伐后应及时清理林地,去除杂草和枯死树木,同时补植同种或异种苗木,确保林地持续覆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以上内容是对DB36/T 1316.1-2024中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有效提升闽楠培育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