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及预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对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风险管理及相关护理工作。
Title: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Specifications for Aspiration Risk in Stroke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2069-2024《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及预防规范》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脑卒中患者的医疗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医院、康复中心等。它涵盖了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误吸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这表明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只要存在脑卒中患者,都应遵循此规范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
1. 误吸:指食物、液体或唾液意外进入气道的现象。
2. 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3. 吞咽困难:指个体在吞咽过程中遇到障碍,可能表现为吞咽时疼痛、费力甚至无法完成吞咽动作。
这些基本概念明确了讨论对象及其相关状态,有助于后续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三、误吸风险评估
# 1. 初步筛查
对于每位新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均需进行初步筛查。主要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如既往是否有吞咽障碍)、观察临床表现(如面部不对称、言语含糊不清)以及使用简易工具如洼田饮水试验来判断是否存在吞咽困难。
# 2. 综合评估
如果初步筛查结果显示可能存在误吸风险,则需要进一步开展全面评估。这一步骤通常由专业人员完成,涉及到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纤维内镜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的误吸风险等级,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四、误吸预防措施
# 1. 饮食管理
-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饮食结构,优先选择易于吞咽且不易引起呛咳的食物;
- 控制每餐进食量,避免过饱;
- 在喂食过程中保持适当体位,通常建议采用半坐卧位。
# 2. 康复训练
鼓励并指导患者参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口腔肌肉锻炼、吞咽技巧练习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物理治疗手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吞咽能力。
# 3. 医护配合
医护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误吸的危害性及预防要点,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五、总结
DB36/T 2069-2024《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及预防规范》不仅强调了早期识别的重要性,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才能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因误吸而引发并发症的概率,保障其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