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江猪仔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与营养、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内江猪仔猪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管理。
Title:Neijiang Pig Weanling Rearing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江猪是我国地方优良猪种,为了更好地开展其仔猪饲养管理工作,四川省制定了DB 5110T 77—2024《内江猪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仔猪的饲料配比上,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例如,出生后至断奶前的仔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8%,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仔猪生长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以支持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而断奶后的仔猪日粮则要求粗纤维含量控制在3%-5%之间,这是为了避免因粗纤维过高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等问题。
其次,关于饲养环境,标准强调了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仔猪适宜的生活环境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范围内。同时,圈舍内的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15%,这些指标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此外,还应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再者,对于免疫接种程序也有明确指示。新生仔猪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初乳抗体检测合格的猪瘟疫苗,并于7天龄时补种一次;在21日龄左右进行蓝耳病疫苗首次免疫;到了42日龄,则需完成口蹄疫疫苗的初次接种。所有疫苗使用均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最后,在日常管理方面,建议实行分群饲养制度,将体重相近的仔猪归为同一组别,便于统一管理和精准饲喂。同时,要密切关注每头仔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立即隔离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编号、出生日期、母猪信息、采食量统计等内容,以便追溯查询。
以上便是DB 5110T 77—2024《内江猪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中的重点内容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