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养殖设施、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运输及养殖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肉食性鱼类的生态循环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ircular Aquaculture of Carnivorous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杭州市地方的养殖行业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实现肉食性鱼类的健康高效生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设施要求部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并要求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以及水质监测设备。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水质问题,确保鱼群健康成长。
其次,关于苗种的选择与放养密度,标准指出应当选用健康无病害、适应性强并且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同时建议根据池塘面积合理确定放养数量,避免因密度过高而导致缺氧或疾病传播等情况发生。
再者,在饲料投喂管理方面,强调使用营养均衡、质量可靠的配合饲料,并提倡采用自动投饲机定时定量进行投喂。这样做既可以满足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对于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也有明确指示。包括定期清理池底淤泥、检查网箱结构完整性等维护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扩散;另外还鼓励建立档案记录制度,详细记载每次操作过程及结果以便追溯查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考量,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随意排放废弃物或超标废水。可以通过建设沉淀池等方式回收利用多余水分,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综上所述,《DB3301/T 1056—2024肉食性鱼类生态循环养殖技术规范》为从事此类业务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