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河道抢修项目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实施流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验收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河道抢修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iver Emergency Repair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河道抢修项目管理规范》(编号:DB3301/T 0476—2024)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河道抢修工作制定的技术性文件。它从抢修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抢修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抢修预案的编制与管理
根据该规范第5.1条,抢修预案应包括抢修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物资准备以及应急响应流程等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预案需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实际情况定期更新,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意味着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相关单位能够迅速启动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损失。
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6.2条明确指出,在进行河道抢修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体污染,并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开挖沟槽过程中要设置临时围挡以阻挡泥沙流入河道;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应当集中收集并按照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倾倒。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也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三、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
规范第7章全面覆盖了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其中提到施工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开展施工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力度,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的执行情况,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参与关键工序的操作。
四、竣工验收的标准与程序
最后,在第8章关于竣工验收的部分里,提出了详细的检查内容及评判依据。主要包括工程实体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料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等方面。只有当各方面均满足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抢修项目管理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各项条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水平,共同促进城市河道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