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绞装生丝的组批规则、抽样方法及检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绞装生丝的质量检验与管理。
Title: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Batch Formation and Sampling of Reeled Silk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5/T 335-2024《绞装生丝组批抽样方法与检验管理规范》是浙江省湖州市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绞装生丝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的组批原则、抽样方法以及检验管理的基本要求。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对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组批规则
1. 组批条件
根据标准第4.1条,同一批次的绞装生丝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原材料来源一致、生产工艺相同、规格型号统一且质量等级相同的生产批次可视为一个组批单位。这一规定确保了每一批次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基础属性,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2. 组批量限制
第4.2条规定,单个组批单位的最大数量不得超过500公斤。此规定旨在减少因单一批量过大而导致的质量波动风险,同时便于管理和检验操作。
二、抽样方法
1. 随机抽样原则
标准第5.1条强调,抽样过程必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具体操作时,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来确定抽取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2. 样品数量要求
按照第5.2条的规定,在每个组批中抽取不少于3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不低于200克。这样的设置既能够覆盖不同部位的产品特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抽样误差的影响。
三、检验项目与判定规则
1. 主要检验项目
标准第6.1条明确了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如色泽均匀性)、物理性能(如断裂强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用途和市场竞争力。
2. 合格判定准则
第6.2条规定了当所有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为合格;若出现任何一项不符合,则需对该批次进行全面复检直至全部合格为止。这种严格的判定机制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并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四、监督管理
1. 企业责任
第7.1条指出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开展自我检查活动。此外还需接受政府相关部门不定期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测试工作。
2. 信息记录保存
第7.2条要求相关单位妥善保管好每次抽样及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及相关文档资料至少三年以上,以便追溯查询。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DB3305/T 335-2024》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还特别注重细节处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于促进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绞装生丝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