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春播谷子生产过程中配方施肥的技术要求、施肥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春播谷子的种植与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mula Fertilization of Spring-Sown Millet in Shanx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607-2024《春播谷子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春播谷子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谷子的需肥特性、土壤养分状况、肥料选择到具体施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谷子优质高产。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谷子在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需求特点。苗期需肥量较少,但此阶段对磷的需求较高,有助于根系发育和幼苗健壮成长。拔节至抽穗期是需肥高峰期,特别是对氮的需求量最大,此时应重施追肥以满足植株快速生长的需求。灌浆期则需适量补充钾肥,以增强抗倒伏能力并改善籽粒品质。
其次,关于土壤养分测定与评价部分,标准要求在播种前采集耕层土壤样本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指标判断土壤供肥能力,并据此调整施肥方案。例如,当土壤有机质低于1.5%时,建议增施有机肥;若有效磷低于10mg/kg,则需重视磷肥投入。
再者,在肥料选用上,标准提倡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料或专用配方肥。对于氮肥推荐采用尿素或硝酸铵等速效氮源,磷肥可选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而钾肥则以硫酸钾为佳。此外还鼓励配施生物菌肥,通过有益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效。
在具体的施肥技术环节,标准提出了“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应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谷子进入拔节期,第二次于抽穗初期。每次追肥均需结合灌溉作业同步进行,确保肥料能够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强调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即通过滴灌或喷灌等方式将肥料溶解于水中直接供给植物根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环境保护问题,要求严格控制化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同时提倡轮作制度,通过合理安排茬口来恢复地力,维持生态平衡。
总之,DB14/T 1607-2024《春播谷子配方施肥技术规程》为科学指导春播谷子生产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核心在于实现精准施肥,既保证产量又注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