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小豆机械覆膜播种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红小豆的机械覆膜播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cal Film-covered Sowing of Red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594-2024《红小豆机械覆膜播种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红小豆种植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红小豆的机械覆膜播种技术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机械覆膜播种”是指利用机械完成红小豆种子的覆膜播种作业的过程。这一定义为整个规程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确保所有参与者在同一基础上理解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播种前准备
在播种前准备阶段,标准强调了土壤处理的重要性。要求耕地深度应在20至30厘米之间,并且要保持土壤疏松、平整。此外,还规定了种子的选择标准,即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鲜种子。这些措施有助于为红小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其健康发育。
播种作业
关于播种作业,标准指出播种机应调整到合适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并且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范围内。同时,还要求覆膜宽度与播种带宽度相匹配,以保证覆盖效果。此外,每公顷播种量应控制在22.5~37.5公斤之间,这样既能满足密度需求又能避免浪费资源。
覆膜质量
对于覆膜的质量要求,标准特别提到膜面要平整、紧实,不得出现褶皱或破损现象。这不仅关系到保水保温的效果,也影响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在铺设地膜时需注意两端固定牢固,防止被风吹起造成损失。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部分涵盖了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其中灌溉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但每次浇水后都要及时检查地膜状况;施肥则采用分期施用的方法,前期侧重于氮肥,后期增加磷钾肥的比例;至于病虫害防治,则提倡采取综合措施,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等非化学手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红小豆机械覆膜播种技术规程》从播种前准备到后期管理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实现红小豆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希望广大农户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