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远志种子繁育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远志种子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lygala tenuifolia See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511-2024远志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远志种子繁育的技术规范,对远志的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及栽培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规程指出要建立远志种质资源圃,保存地方特色品种。要求种质资源圃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为宜。同时强调了对种质资源进行定期观察记载的重要性,包括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开花结实状况等,并做好详细的档案记录。
对于良种选育部分,规程明确了采用系统选育法和杂交育种法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选育时需从优良单株中挑选出性状稳定的植株作为母本,通过连续多代自交繁殖确保遗传稳定性。杂交育种则要选择不同生态类型或优良性状互补的亲本材料进行配组试验,力求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在栽培管理环节,规程提出了合理的播种时间和方法。春季播种最佳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则在9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温水浸种或机械擦伤种皮的方法提高发芽率。种植密度建议每亩播种量控制在0.75-1公斤之间,行距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
病虫害防治也是规程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规程提倡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业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倒茬,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采收加工环节的操作规范。采收时间一般选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后的远志根需要清洗干净并晾晒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才能入库贮存。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追踪到其来源信息。
以上便是对《DB14/T 1511-2024远志种子繁育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远志种植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