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谷子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495-2024《谷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谷子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在谷子种植前应做好土壤处理工作,包括深耕翻土和施用有机肥。深耕翻土可以有效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其数量。同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例如第4.1条规定:“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且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
对于谷子常见病害如黑穗病、白发病等,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第5.2条规定:“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止黑穗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外还强调了药剂拌种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以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在虫害防控方面,规程特别关注地下害虫及蚜虫的管理。第6.3条提到:“当发现蛴螬等地下害虫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采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行间。”针对蚜虫,则需密切监测田间动态,一旦发现有集中危害迹象,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控制。
规程还特别重视生态调控的作用,提倡通过设置诱捕器、保护天敌等方式构建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第7.1条规定:“在谷子生长期间可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经济实惠,有助于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谷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确保谷子健康生长提供了科学指导。各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执行各项操作,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