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播高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夏播高粱的生产。
Title:Summer-sown Sorghum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夏播高粱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498-2024)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夏播高粱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提高夏播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且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例如晋糯2号、晋杂53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抗旱性,在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下表现良好。在选择种子时要确保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并且种子健康无病虫害。
二、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应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之间完成,以避开高温干旱期。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械条播或人工点播,行距控制在50-60厘米,株距保持在20-30厘米。每亩播种量一般为0.75-1公斤,覆土厚度约为3-5厘米。为了促进出苗整齐,可以使用种衣剂包衣处理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三、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进行,前期重施促蘖肥,中期补施壮秆肥,后期控氮增钾,防止贪青晚熟。
2. 灌溉:灌溉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需保证充足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
3. 中耕除草:在幼苗期要及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叶斑病等,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以及喷洒杀菌剂来防控。对于蚜虫、螟虫等主要害虫,则需要采取物理诱杀、生物防治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五、收获
当全田90%以上的籽粒变硬并呈现固有色泽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使含水量降至安全储存水平以下,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是《夏播高粱生产技术规程》中的关键环节解析,希望对广大农户有所帮助。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升夏播高粱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