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舍饲育肥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生产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舍饲育肥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otal Mixed Pelleted Feed for Confined Lamb Fatt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162-2024《舍饲育肥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生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为规范舍饲育肥羊的全混合颗粒饲料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标准明确规定了玉米、豆粕等主要成分的质量要求,并强调了原料入库前需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无霉变、无污染。例如,玉米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蛋白质含量不低于8%,这样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营养均衡和质量安全。
其次,在配方设计方面,标准指出要根据育肥羊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整配方比例。对于幼龄期羊只,应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以促进生长发育;而对于后期育肥阶段,则适当减少蛋白含量而提高纤维素比例,有助于改善肉质。同时,还必须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铁、锌、硒以及维生素A、D3等,这些对增强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另外,关于生产工艺流程,标准特别提到混合均匀度的重要性。要求采用先进的制粒设备,确保物料在进入压模之前达到充分混合的状态,从而避免因成分分布不均而导致的营养价值差异。此外,制粒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非常关键,一般建议保持在70℃左右,既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又能保留大部分活性物质。
再者,成品储存环节也不容忽视。标准建议将产品存放于通风干燥处,远离热源和潮湿环境,并且定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有结块现象或者超过保质期限的产品,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使用效果甚至造成浪费。
最后,关于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标准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记录、生产过程档案、出厂检验报告等文档资料的完整保存。通过实施ISO9001或其他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认证项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舍饲育肥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生产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为企业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南,对于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