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裹包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储存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米裹包青贮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Wrapped Sil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149-2024《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为规范玉米裹包青贮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规程明确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玉米植株作为原料。特别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此时干物质含量在25%-35%之间最为适宜。这一规定旨在保证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发酵潜力,从而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其次,关于切碎长度的规定同样重要。规程指出,切碎长度应控制在1.5-2.5厘米范围内。这样的长度既能确保物料均匀混合,又能促进厌氧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发酵环境。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和后续使用时的适口性。
再者,压实密度是影响青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规程,压实密度需达到每立方米600公斤以上。这一步骤对于排除空气、创造厌氧条件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充分压实才能有效抑制好氧菌的生长,防止腐败变质,并促使乳酸菌等有益菌群快速繁殖。
此外,裹包密封也是整个流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规程强调要采用双层塑料薄膜进行严密包裹,并且封口处要牢固可靠,避免外界氧气进入导致二次氧化。同时,还应注意存放地点的选择,应远离高温、潮湿区域,保持通风良好,以延长青贮饲料的保存期限。
最后,在取用过程中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规程建议按照先进先出的方式逐步取料,每次取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暴露面积过大而引起品质下降。并且在整个使用期间都必须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综上所述,《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从原料选取到最终使用都给出了详尽指导,其中原料选择、切碎长度、压实密度以及裹包密封等环节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青贮饲料的整体质量和利用效率。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能保障牲畜健康生长所需营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