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牛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规划与布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和档案记录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肉牛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Beef Cattle Large-scale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牛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管理规范》(DB14/T 1082-2024)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肉牛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选址要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且背风向阳的地方,同时要求远离居民区、工业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这样的选址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确保肉牛健康生长。
2. 场区布局:规定了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等功能区域要合理分区并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内还应设置净道和污道分离系统,以防止交叉污染。这种布局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设施设备:强调了饮水供应、饲料储存、通风换气等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例如,每头肉牛至少需要提供2升/分钟的清洁饮用水量,并且储料间要有防潮措施。这些细节对于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至关重要。
4. 饲养管理:明确了日常喂养计划、疫病防控措施等内容。比如,新引进的肉牛需隔离观察至少两周后方可混群饲养;定期开展驱虫工作,并做好免疫记录。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肉牛的生产性能。
5. 环境保护:提出了对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包括采用堆肥法或厌氧发酵等方式处理粪便尿液,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有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6. 人员培训:要求所有从事肉牛养殖工作的员工都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整个养殖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肉牛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管理规范》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促进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