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机械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高粱机械化栽培生产。
Title:Sorghum mechanize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924-2024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西省高粱种植的机械化操作规范,其目的在于通过标准化流程提高高粱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播种环节
在播种过程中,规程明确规定了播种机具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方法。要求播种机应具备良好的行距均匀性、种子播深一致性以及覆土压实度。具体而言,播种深度应在3至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60至70厘米范围内。同时强调,在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度翻耕,并确保地表平整无杂物,以保障播种作业的顺利开展。
二、田间管理
关于田间管理部分,规程指出,当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需及时查苗补种,保证每亩基本苗数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对于杂草控制提出了机械除草为主、化学除草为辅的原则。特别是在中耕培土阶段,推荐采用多功能联合整地机完成松土、施肥、起垄等多重任务,既节省时间又减少人工成本。
三、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倡导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理念。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来应对突发状况。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清理田间残株落叶,破坏害虫滋生环境,从根本上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四、收获储存
到了收获季节,规程对联合收割机的操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割台高度、设置脱粒滚筒转速等参数,以确保籽粒完整率不低于95%。而在储藏期间,则需要采取通风干燥措施,防止霉变现象出现。同时提醒农户注意轮作倒茬制度,避免连作障碍影响下一年度产量。
综上所述,《DB14T 924-2024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推动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高粱产业朝着更加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