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地冬小麦隐性灾害的监测指标、监测方法、防控技术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水地冬小麦生产过程中隐性灾害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Hidden Disasters in Winter Wheat in Irrigat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873-2024《水地冬小麦隐性灾害监测及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西省内水地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隐性灾害的监测与防控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监测预警、防控措施到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保障冬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隐性灾害”的概念,即那些不易被直接观察到但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或病虫害。例如,土壤盐渍化、地下害虫侵害等都属于此类灾害。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监测方法
标准提出了多种监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田间巡视、遥感监测以及实验室检测等。其中,田间巡视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田块,记录植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变化等情况;遥感监测则利用卫星图像分析大范围内的作物长势差异;而实验室检测则是通过取样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病原菌数量等指标来判断潜在风险。
三、防控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性灾害,标准给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比如对于土壤盐渍化问题,推荐采用改良土壤结构、合理灌溉等物理措施,并结合施用有机肥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而对于地下害虫,则提倡使用生物防治法如引入天敌昆虫,同时配合化学药剂喷洒作为辅助手段。
四、技术支持
为了确保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标准还强调了技术支持的重要性。这包括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部门合作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需求。
总之,《水地冬小麦隐性灾害监测及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覆盖了从灾害识别到预防再到处理全过程的技术指南。它不仅有助于减少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