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苗情分类的原则、方法及监测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生长期间的苗情评估与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nter Wheat Seedling Cond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871-2024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冬小麦苗情的科学分类与高效监测。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苗情分级标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冬小麦苗情分为五个等级: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旺长苗和弱苗。一类苗的标准是群体结构合理,叶片颜色浓绿,单株分蘖数多且健壮;二类苗则是群体适中,叶片颜色正常,单株分蘖数一般;三类苗群体偏小,叶片颜色淡绿,单株分蘖数较少;旺长苗表现为群体过大,叶片过长,有倒伏风险;弱苗则群体极小,叶片枯黄,单株分蘖数极少。这一分级体系为田间管理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
监测方法
标准指出,苗情监测应采用定点定时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在每个监测点上要设立固定的观察样方,定期记录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包括株高、叶片数、分蘖数等指标。同时,还需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影响小麦生长的关键因素。这种方法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管理措施建议
根据不同的苗情等级,标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一类苗,重点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二类苗需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群体稳定增长;三类苗则需采取补救措施,如追施肥料、灌溉等;旺长苗要控制水分供应,避免过度生长导致倒伏;弱苗则要特别关注,通过施肥、灌溉等方式增强其恢复能力。这些措施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是对《DB14/T 871-2024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农业生产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