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盐碱地地区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Title:Corn Ridge Planting and Sub-membrane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碱地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DB14/T 811-2024)是针对山西省盐碱地环境特点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1. 选择土壤pH值在7.5至9.0之间,含盐量不超过0.6%的地块作为种植区域。
2. 在播种前要深耕土地,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并结合施入有机肥每亩不少于2吨。
3. 整平地面,确保垄面宽度为80-100厘米,垄沟宽30-40厘米,垄高15-20厘米。
二、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旱、耐盐碱能力强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例如晋单60号等经过试验验证适合此类土壤种植的品种。
三、播种
1. 最佳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
2. 每穴播种两粒种子,覆土厚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
3. 播种后立即铺设黑色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并抑制杂草生长。
四、灌溉管理
1. 安装滴灌系统时需保证每个滴头间距为30-40厘米,工作压力保持在0.15-0.2兆帕范围内。
2. 生长初期每7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溉量为10-15立方米/亩;进入抽穗期后改为每5天一次,每次增加到20-25立方米/亩。
3. 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或降水量较大时可适当延长灌溉间隔时间。
五、施肥方案
1. 基肥:每亩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公斤。
2. 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苗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公斤/亩;第二次在拔节期再追施尿素15公斤/亩。
3. 叶面喷施:在开花授粉期间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促进籽粒饱满。
六、病虫害防治
1. 主要预防玉米螟、粘虫等害虫侵害,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喷洒。
2. 对于锈病、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则需要提前使用三唑酮类杀菌剂进行预防处理。
七、收获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且茎杆变黄时即可适时收获。建议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脱粒作业,同时注意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是对该规程中一些核心部分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