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舍饲绒山羊增绒技术的场地建设、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及疾病防控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舍饲绒山羊的增绒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creasing Wool Production of Shelter-fed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688-2024《舍饲绒山羊增绒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提高舍饲绒山羊产绒量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饲养环境方面,标准规定了舍饲绒山羊的圈舍建设要求。圈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具体来说,冬季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夏季则需控制在30℃以下。此外,还需设置防暑降温设施如喷淋装置等,以确保羊只舒适度。
其次,在饲料配比上,标准强调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成年母羊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应占12%-15%,而公羊则为14%-18%。同时,还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比如春季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冬季增加能量饲料比例。
再者,关于健康管理部分,标准指出要定期驱虫和防疫接种。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体内外寄生虫防治工作,并按照当地兽医部门建议完成相关疫苗注射。另外,还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只羊的基本信息及疾病治疗情况。
最后,在繁殖管理环节,标准提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对于初次生产的母羊,建议推迟到1.5岁以后再进行配种;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母羊,则要注意观察其发情周期的变化,适时安排交配时间。同时,还鼓励实施羔羊早期断奶制度,以减少母羊负担并加快生长速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促进舍饲绒山羊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从而达到增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