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oad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规范》DB 1401T 25—2024于2024年正式发布,为城市道路绿化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上,规范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且易于维护的乡土树种和本地植被。例如,对于太原市而言,推荐使用国槐、油松等作为行道树,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环境,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有助于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其次,关于绿化带的设计与布局,规范强调了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重要性。规定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少于1.5米的绿化隔离带,以确保行车安全并提供遮荫效果。同时,人行道两侧的绿化带宽度不宜小于2米,以便行人通行舒适且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再者,关于绿地率的要求,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快速路及主干路的绿地率不应低于25%,次干路不低于20%,支路不低于15%。这一要求旨在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绿化水平,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规范还对绿化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比如,种植穴的挖掘深度和直径需根据苗木规格确定,并且在栽植前要进行充分的土壤改良处理,确保植物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给。同时,强调了灌溉系统的合理布置,提倡采用节水型灌溉技术,如滴灌或喷灌系统,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规范特别提到,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当保留原有树木,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大树古木。如果确实需要移除,则必须经过专业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规范》DB 1401T 25—2024从植物选择、设计布局到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为推动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