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基本要求、生物安全管理、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规模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5T 066-2024《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晋城市地方标准,为科学有效防控非洲猪瘟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人员管理
规程强调了人员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通过消毒池或消毒通道。这一措施旨在切断外部可能携带病毒的途径,确保猪场内部环境的安全性。
二、关于车辆管理
规定指出,所有运输饲料、生猪及废弃物的车辆在进入猪场前都需进行全面清洗与消毒处理。特别是运输生猪的车辆,在卸载后要彻底清洁并干燥至少24小时以上才能再次使用。此外还提到,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出猪场,以减少外界污染源带入的风险。
三、关于物资管理
对于进入猪场的各种物资,规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物资均需经过严格消毒方可入库。例如,饲料包装袋应先拆开检查再装入专用容器内进行熏蒸消毒;工具类物品则需要采用高温蒸汽或者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来进行杀菌处理。
四、关于生物安全措施
规程特别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预防措施。其中包括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扫整理,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疾病传播;以及实施分区管理制度,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分开饲养等。
五、关于疫情监测与应急响应
规程明确了疫情监测工作的具体内容,如每日观察猪群健康状况,记录异常情况;每月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并采集样本送检确认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相应程序,包括隔离封锁疫点区域、上报主管部门寻求专业援助等。
六、关于培训教育
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规程还要求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活动。让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共同维护整个猪场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总之,《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优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