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品牌培育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资源管理、实施过程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和组织进行农业品牌的培育与管理。
Title:Norm for Agricultural Brand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 Part 1: Bran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业品牌培育与评价规范第1部分:品牌培育》(DB46/T 662.1-2024)是海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业品牌的培育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牌培育的基本原则
标准指出农业品牌培育应遵循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市场导向三大基本原则。创新性要求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具有独特性的农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性强调在品牌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确保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市场导向则要求企业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
二、品牌战略规划
标准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制定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这包括确定品牌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以及设定具体可行的品牌发展目标。此外还应定期评估品牌战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优化。
三、产品质量管理
对于产品质量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其次,要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比如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监控等。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四、营销推广策略
在营销推广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多元化的渠道来进行宣传推广。例如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进行广告投放;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开展线上互动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论坛赛事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体验式营销或者公益慈善项目等方式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与忠诚度。
五、社会责任履行
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品牌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比如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资助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等。此外还需遵守劳动法等相关规定保障员工权益维护良好的劳资关系。
六、持续改进机制
为了保证品牌始终保持竞争力,标准特别强调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的重要性。企业需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内外部信息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建议并组织实施。同时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品牌进步。
以上就是对《农业品牌培育与评价规范第1部分:品牌培育》(DB46/T 662.1-2024)中若干关键条款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为从事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同仁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