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遥感植被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分级原则及表示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遥感技术对植被干旱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相关工作。
Title:Grading of Remote Sensing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遥感植被干旱指数分级》(DB1507T 113-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一项地方技术规范,旨在通过遥感手段科学评估植被干旱状况并进行分级。以下为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以植被覆盖为主要对象的干旱监测和评估工作。其中,“植被干旱指数”被定义为反映植被受干旱影响程度的定量指标,它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得出。标准明确了指数的物理意义,即当植被覆盖良好时,NDVI接近1;而当植被因干旱受损严重时,NDVI会显著下降。
二、数据源要求
标准强调了数据获取的重要性,规定应采用空间分辨率不低于30米、时间分辨率不低于16天的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同时要求影像需经过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处理,确保数据精度满足后续分析需求。
三、计算方法
植被干旱指数采用公式:DVI = (NDVImin - NDVI) / (NDVImin - NDVImax),其中NDVImin为历史最低值,NDVImax为历史最高值。此公式将NDVI值映射到[0,1]区间内,便于直观判断干旱程度。标准还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首先确定研究区域内的历史NDVI数据集;接着找出最小值和最大值;最后代入公式逐像素计算DVI值。
四、干旱等级划分
根据DVI值,标准将干旱分为五个等级:无旱(DVI≥0.8)、轻旱(0.6≤DVI<0.8)、中旱(0.4≤DVI<0.6)、重旱(0.2≤DVI<0.4)和特旱(DVI<0.2)。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生态影响和应对措施建议,例如在轻旱阶段可采取灌溉等补救措施,而在特旱情况下则需要紧急调水或改种耐旱作物。
五、结果验证与应用
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要求采用地面实测数据对遥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湿度、植物生长状况等关键指标。此外,还鼓励将结果应用于农业规划、生态保护等领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六、实施注意事项
标准特别提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气象因素对NDVI的影响,如云层遮挡可能导致异常值出现。因此,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需剔除可疑数据点,并结合多期影像综合分析。同时,由于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差异较大,建议建立本地化的NDVI阈值库以提高评估精度。
综上所述,《遥感植被干旱指数分级》(DB1507T 113-2024)为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化指导,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