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监测方法、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布氏田鼠的可持续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of Brandt's Vo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109-2024《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布的关于布氏田鼠防控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科学、环保的防控措施,对保障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解读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行政区域内布氏田鼠的可持续防控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适用性,确保防控措施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可持续防控被定义为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手段有效控制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方法。这一定义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防控原则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建立长期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鼠害发生动态;同时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避免单一手段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
四、防控措施
1.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如猫头鹰、狐狸等捕食布氏田鼠,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同时推广种植驱鼠植物,如大蒜、洋葱等,构建自然屏障。
2. 物理防治:设置防鼠网、防鼠沟等设施阻挡布氏田鼠进入农田;采用人工捕捉或机械灭鼠器等工具直接消灭鼠害。
3. 化学防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选用低毒高效的杀鼠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药物残留污染环境。
五、监测与评估
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布氏田鼠密度调查,评估防控效果。对于防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六、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普及布氏田鼠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可持续防控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档案管理
规定要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档案,包括监测记录、防治方案、实施过程及成效评价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今后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
八、附录
附录部分提供了常用杀鼠剂种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天敌名录等实用信息,便于使用者参考执行。
总之,《布氏田鼠可持续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指导文件,它不仅规范了布氏田鼠防控的操作流程,还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于促进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