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服装衬布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稳定性、剥离强度、热熔性等项目的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服装用衬布的质量检测和评价。
Title:Inspection Methods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arment Interlin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3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NITA 17102-2022《服装衬布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其中,关于“耐干热色牢度”这一检测项目的修订尤为显著,它不仅调整了测试条件,还对结果判定标准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本文将围绕新版标准中耐干热色牢度的检测应用方法展开详细解读。
耐干热色牢度检测的重要性
耐干热色牢度是衡量服装衬布在经过熨烫等热处理后颜色保持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服装行业而言,确保衬布具有良好的耐干热色牢度可以避免因洗涤或熨烫导致的颜色迁移问题,从而保证整件服装的质量和美观性。
新旧版本标准的主要差异
1. 测试温度:旧版标准规定测试温度为150℃±2℃,而新版标准则提高至180℃±2℃。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服装生产过程中更高的工艺要求。
2. 接触时间:旧版标准要求时间为30秒,新版标准延长至60秒,这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下的熨烫时间。
3. 评级方法:新版标准对评级标准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对细微色差变化的关注,使得评价更加精确。
检测步骤详解
1. 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试样,确保其表面平整无褶皱。
2. 仪器校准:使用符合要求的耐干热试验仪,并按照说明书完成设备校准。
3. 设定参数:根据新版标准设置正确的温度(180℃)与时间(60秒)。
4. 实施测试:将试样放置于加热板上,启动设备开始测试。
5. 观察记录:测试结束后立即取出试样,对比色卡评定变色程度。
6. 结果分析:依据新版标准提供的评级指南给出最终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出服装衬布是否满足耐干热色牢度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服装衬布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TCNITA 17102-2022)通过对耐干热色牢度检测细节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及时调整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