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硅铝质固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硅铝质固废的综合利用和技术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Silico-aluminous Solid Waste i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4T 476-202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硅铝质固废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术语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硅铝质固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核心概念。“硅铝质固废”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较高比例硅和铝成分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则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恢复因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
固废收集与运输要求
在固废收集环节,强调了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以防止沿途撒漏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要求收集前应对固废成分进行初步检测,确保符合后续处理条件。运输过程中需记录路线、时间及天气状况,以便追溯管理。
处理工艺流程
标准提出了包括破碎、筛分、混合在内的多个处理步骤。其中破碎是将大块固废分解为较小颗粒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后续反应效率;筛分则根据粒径大小分离不同层次的物料;混合则是将各类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掺杂,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稳定。
性能指标要求
对于成品材料,标准设定了多项关键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吸水率、耐腐蚀性等。例如,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特定数值,这直接关系到其作为填充材料或建筑材料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规定了重金属浸出浓度限值,这是为了保障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边土壤和水源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与验收
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竣工验收时除了查看外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外,还需对实际参数进行抽样测试,确保所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若发现不符合项,则需立即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解读,更多细节还需结合全文深入学习理解。本规范不仅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