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飞机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效果评估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飞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作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Norm for Artificial Weather Modification to Reduce Haze by Aircraft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飞机作业规范》(DB65/T 4844-2024)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飞机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空气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例如,“人工影响天气”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方法人为干预局部大气过程,以达到增加降水、抑制冰雹、消除或减轻雾、霾等气象灾害的目的。“消减雾霾”则是指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手段降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从而改善能见度及空气质量的行为。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确保各方在同一语境下理解相关概念。
技术要求
# 设备条件
标准指出,执行任务的飞机需具备良好的飞行性能与稳定性,并配备相应的播撒装置。具体而言,飞机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层的作业需求,同时其播撒装置必须保证材料均匀分布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还强调了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人员资质
从事该类作业的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他们不仅要掌握基本气象知识,还需熟悉各种作业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标准特别提到,在每次任务前都应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提高整体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 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选定合适的作业区域、确定最佳起飞时间等。然后按照预定方案实施作业,在此期间要密切监控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最后完成任务后需要撰写总结报告,记录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以便日后参考。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作业安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意外时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另外,还提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无人机辅助侦察等方式来增强安全保障水平。
监测评估
为了验证作业效果,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评估办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地面站点连续观测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大范围区域内空气质量改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决策依据,并据此不断优化改进措施。
总之,《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飞机作业规范》(DB65/T 4844-2024)是一部全面细致的规定文件,它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注重安全管理与效果评估等多个维度。相信随着这一标准的严格执行,必将有效提升新疆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