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花期高温灾害风险等级的划分指标、评估方法和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葡萄种植过程中对花期高温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控。
Title:Risk Classif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 during Grape Flowering Peri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葡萄花期高温灾害风险等级》(DB65/T 4833-2024)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葡萄花期遭遇高温灾害时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葡萄种植者、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有效应对花期高温对葡萄生产的不利影响。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入手,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1. 高温灾害定义与分级原则
标准首先明确了高温灾害的定义:指在葡萄花期期间,气温超过某一阈值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葡萄花器官发育受阻或授粉受精失败,从而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的现象。这一定义强调了“花期”这一特定时间段的重要性,因为此时葡萄植株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
高温灾害风险等级被划分为四个级别: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度风险。划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高低、持续时间长短、湿度水平等环境因素,同时结合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各等级对应的气象条件范围。例如,在极端情况下,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8℃且连续两天以上时,则可能达到高度甚至极度风险级别。
2. 风险评估方法
标准提出了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的风险评估模型。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 温度参数:如日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及其出现频率;
- 湿度状况: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
- 降水情况:降水量及分布是否能够缓解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 风速大小:微风有助于降低植物表面温度但过强则会加剧水分蒸发损失。
通过对上述各项指标赋予权重后计算出综合得分,进而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权重设置,确保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应急措施建议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标准给出了相应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建议:
- 对于低度风险区,只需加强日常田间管理即可,比如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
- 中度风险区则需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采用遮阳网覆盖减少阳光直射强度;
- 当进入高度及以上风险阶段时,则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喷洒降温剂、人工辅助授粉等手段来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害程度。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农户传递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和技术指导方案。
4. 结语
总之,《葡萄花期高温灾害风险等级》(DB65/T 4834-2024)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也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葡萄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农民收益稳定增长。同时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促进新疆乃至全国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