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要求,包括施肥原则、施肥量、施肥方法及管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高粱种植过程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指导。
Title:Sorghum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1T 80-2024《高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西省吕梁地区高粱种植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区域内高粱作物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操作。其中明确了“化肥减量增效”是指在确保或提高作物产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等手段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的技术措施。此外还对一些专业术语如“基肥”、“追肥”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具体实施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
二、肥料种类及配比建议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推荐不同类型的肥料组合。例如对于pH值偏低的酸性土壤,建议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比例;而对于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块,则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并补充有机肥。同时强调了有机无机结合的原则,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利用农家肥等自然资源作为补充来源。
三、施肥时间与方法指导
关于施肥时机的选择上,标准指出应在播种前完成基肥施加,并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安排相应的追肥计划。比如苗期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主,可以适量施用含氮较高的速效肥;拔节至抽穗期间则需重点考虑促花保果的需求,此时可采用复合肥或缓释颗粒状产品均匀撒施于行间沟内。另外还特别提到灌溉结合施肥的重要性,在干旱季节及时补水可以帮助养分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四、监测与调整机制
为了确保上述方案的有效执行,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田间观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采集土样检测养分含量变化情况、记录植株长势及病虫害发生状况等信息。当发现实际效果偏离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修订原定方案,比如调整施肥种类或者改变施用方式等。
五、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部分着重强调了环保意识贯穿始终的理念。一方面提倡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当中去,比如将农作物残茬粉碎后直接翻埋入土中作为下一季耕作的基础条件之一。
总之,《高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规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思路。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当地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