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槐山羊生态牧场生产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牧场选址、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从事槐山羊生态养殖的牧场及相关生产经营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Farm Management of Huai Go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116T 073—2024《槐山羊生态牧场生产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南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槐山羊生态牧场的生产管理活动。这项标准从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到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槐山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牧场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需要有良好的水源和土壤条件。此外,牧场内的设施布局要合理,包括羊舍的设计应符合通风、采光的要求,同时还要配备必要的防疫消毒设施。
其次,在饲养管理上,标准强调了饲料的质量控制,要求使用无公害的饲料原料,并且不得添加任何违禁药物或添加剂。同时,还规定了合理的喂养方式,比如分群饲养、定时定量投喂等措施,以保证羊只健康生长。此外,对于饮水供应也做了严格规定,必须保证清洁卫生。
在疫病防控部分,标准指出牧场应当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制度,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还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最后,在产品加工环节,标准要求所有加工过程都应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清洗、屠宰、分割等步骤。成品包装前还需经过严格检验,确保最终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指标。
总之,《槐山羊生态牧场生产管理技术规范》为推动当地特色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