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包括管理职责、巡查维护、安全监测、调度运用、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中小型水库的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
Title: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ation of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规程》(DB35/T 148-2024)自发布以来,为中小型水库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中小型水库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第3.1条,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制度、巡查制度和维修养护制度。这些制度是确保水库正常运行的基础,任何单位都不得忽视。例如,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涵盖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其次,关于巡查工作的重要性在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第4.2条指出,巡查人员需按照规定的频次和路线对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巡查日志。巡查的重点包括大坝、溢洪道等关键部位的状态,以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还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再者,维修养护是保障水库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标准第5章详细规定了维修养护的内容和周期。例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定期清理库区漂浮物,保持水质清洁;同时还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
此外,信息化建设也是现代水库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如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分析,从而提升决策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培训教育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标准强调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通过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规程》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水库管理工作,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水库的安全高效运转。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全省中小型水库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