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应急管理及安全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安全管理活动。
Title: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2032-2024《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的日常保养、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及专项工程等各类养护工程的安全管理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了高速公路养护的所有类型工程,确保了安全管理无死角。
二、术语和定义
1. 养护作业控制区:指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期间,为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在作业现场周围设置的交通管控区域。此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部分,各分区需按要求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
2. 安全警示灯:用于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前方作业区的一种警示装置。其颜色通常为黄色,安装位置应高于地面1.2米以上,并且能够清晰可见。
三、基本规定
1.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这意味着每个参与养护工作的人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
2. 在实施养护作业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这一要求强调了前期规划的重要性,确保每一项作业都有科学合理的安排。
3. 对于需要封闭车道或者中断交通的重大养护项目,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并采取有效措施疏导交通流量。这样做可以减少因突然改变行车路线而造成的混乱情况发生。
四、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 所有进入养护作业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安全帽等。这些装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
2. 当遇到恶劣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雪)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户外作业活动,并将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恶劣天气往往会导致视线模糊、路面湿滑等问题,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3. 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转状态。正确的操作方法加上良好的设备状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五、交通管制与信息发布
1. 在开始任何影响正常通行能力的养护作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公众,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平台等。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路况变化,合理调整出行计划。
2. 对于长时间占用某段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之类的大型项目,则还需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咨询点供市民查询具体进度安排等相关事宜。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透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应急响应机制
1.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涵盖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种可能性情形。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程序,组织力量开展救援行动。
2. 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也锻炼队伍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只有经历过多次模拟训练之后,在真正面对危机时刻才会更加从容不迫地处理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DB36/T 2032-2024《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规程》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