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镀园区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污染控制措施、清洁生产与资源利用、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电镀园区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控,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Electroplating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860-2024《电镀园区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电镀园区环境管理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对电镀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明确指出,在电镀园区的规划阶段就必须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包括对园区内可能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在后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
2. 污水处理设施: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运行,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污水处理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以应对园区内所有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其次,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到污染物的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最后,定期监测进出水水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确保出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废气治理措施:鉴于电镀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酸雾、铬酸雾等有害气体,标准强调了废气收集与净化的重要性。要求设置完善的通风排毒系统,将作业场所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时排出,并通过高效除尘器、湿式洗涤塔等方式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及重金属离子,保证排气筒出口处的污染物浓度符合相关限值规定。
4. 固体废弃物管理:针对电镀废渣、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标准要求建立专门的贮存场所,采取防渗漏、防腐蚀等防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发生。此外,还鼓励采用资源化利用途径减少废弃物总量,比如将某些类型的污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检测确认其安全性。
5. 应急响应机制: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的重要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事故预警、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等多个方面,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点条款,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学习理解其他细节部分,以确保电镀园区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