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穿山甲饲养的场地要求、环境控制、饲料与营养、卫生防疫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华穿山甲的人工饲养和保护繁育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Chinese Pangol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43—2024中华穿山甲饲养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中华穿山甲的科学饲养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饲养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干燥,并且需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具体而言,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至28℃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70%范围内。这一要求旨在模拟中华穿山甲自然栖息地的气候条件,减少其应激反应,促进健康生长。
2. 饲料管理
中华穿山甲主要以白蚁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提供替代性食物如昆虫幼虫、蚂蚁等作为补充。标准强调饲料必须新鲜、无污染,并且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清洁。此外还建议建立饲料储存库房,防止霉变或腐败。
3. 日常护理与健康管理
养殖人员需每日观察动物状态,包括食欲、精神状况及排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寻求专业兽医帮助。同时,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体重测量、血液样本采集等项目,以便及时掌握个体健康信息。
4. 繁殖管理
对于雌性个体,在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营养供给及生活环境稳定;产仔后母子同笼至少一个月以保证幼崽顺利成长。标准还指出雄性和雌性配对时应选择年龄相近且身体状况良好的个体,避免因争斗造成伤害。
5. 放归计划
当中华穿山甲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时可考虑实施放归自然行动。在此之前必须经过严格评估确认其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技能是否达标,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相关手续。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环境设置到具体操作细节等多个方面,对于从事中华穿山甲保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来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饲养成功率,也能更好地推动物种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