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化肥减施增效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马铃薯种植中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与推广。
Title:Potato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7T 61-2024 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一、施肥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施肥应遵循“以地定产、以产定肥”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确定施肥量时,首先需要根据土壤类型、肥力水平以及目标产量来决定肥料种类和数量。这一原则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避免盲目施肥导致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 二、基肥施用
在基肥施用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每公顷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吨,并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NPK)。这种组合既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此外,还应注意肥料的深施,确保养分能够被根系充分吸收。
# 三、追肥管理
追肥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标准推荐在马铃薯的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多次追肥。例如,在幼苗期可适量补充氮肥促进叶片生长;进入块茎膨大期则需增加钾肥用量,以促进块茎发育。值得注意的是,追肥的时间和方式应当精准控制,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施肥而影响效果。
# 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浪费,标准鼓励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于水中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不仅提高了肥料的吸收效率,还减少了挥发和流失的风险。实施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灌溉频率和水量,确保肥料均匀分布且不造成积水。
# 五、病虫害防治与肥料管理的关系
标准特别提到,在病虫害防治期间,应适当调整肥料施用策略。例如,当遇到病害时,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防止病情加重;而在虫害高发期,则可以通过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来增强植株抗性。这种灵活应对的方法有助于综合提升马铃薯的健康状况和产量。
总之,《DB6107T 61-2024 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通过科学规划施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化肥投入成本,还能显著提升马铃薯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