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培养条件、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Desert Cistanche Call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荒漠肉苁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其愈伤组织的生产技术对于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15/T 3689—2024 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生产技术规程》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该标准强调了使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荒漠肉苁蓉作为起始材料的重要性。这不仅保证了后续培养的成功率,还避免了潜在污染源的引入。具体要求包括: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完整且未受到机械损伤或病原菌侵害。
其次,在培养基配制环节,标准规定了MS基础培养基作为基本配方,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如6-BA和NAA等。这些成分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愈伤组织形成的速度与质量。例如,当6-BA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玻璃化现象的发生;而适当降低NAA水平则有助于促进细胞分化。
此外,关于环境条件控制方面,标准指出温度应维持在25±2℃范围内,光照强度保持在2000lux左右,并且每日需给予12小时光周期处理。这样的设置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最有利于细胞分裂与增殖的状态,从而加快愈伤组织生成进程。
最后,在收获阶段,建议在第4周至第6周之间采集样品。此时形成的愈伤组织较为均匀且活性较高,适合进一步加工利用。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无菌操作流程,防止因不当处理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把控,《DB15/T 3689—2024》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生产技术方案。遵循此规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