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智能化检测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的智能化检测与评估。
Title: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Detection of Unmanned High Clearance Rice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943-2024《水稻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智能化检测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的检测流程和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在安徽省内使用的水稻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的智能化检测。这意味着任何从事此类设备研发、生产或应用的企业和个人都应遵循这一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 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检测方法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智能化检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是指装备有自动导航系统的高地隙农业机械,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田间作业任务。
技术要求
# 安全性能
1. 防护装置:植保机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护装置,以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意外伤害。
2. 紧急停止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设备应能迅速停止运行,防止事故扩大。
# 功能性能
1. 定位精度:植保机的定位系统需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确保作业路径准确无误。
2. 作业效率:设备应具备高效的作业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面积的喷洒任务。
# 环境适应性
1. 抗风能力:植保机需能在一定级别的风速下正常工作。
2. 防水防尘:设备外壳设计需满足IP等级要求,保证长时间户外作业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检测项目与方法
# 外观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完整性、标识清晰度等方面。任何可见缺陷均会影响设备的整体评价。
# 性能测试
1. 启动性能:检测设备从静止状态到完全启动所需时间及稳定性。
2. 导航精度:通过模拟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实际作业场景,验证其导航系统的精确度。
3. 续航能力:评估电池续航时间以及充电效率。
检测结果判定
根据各项指标的实际测量值与标准限值之间的偏差程度来判断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项,需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后重新检测。
结论
DB34/T 4943-2024不仅为水稻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还促进了该领域技术创新与发展。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