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杏树生产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评价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杏树生产的气象服务工作。
Title:Meteorolog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Apricot Tre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2T40-2024 杏树生产气象服务规范》是由山西省大同市发布的,旨在指导杏树种植过程中如何利用气象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果实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气象监测与数据收集
该规范要求在杏树种植区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站网,确保能够实时获取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等关键气象要素的数据。特别是对于杏树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温度条件要有准确记录,因为这些时期对杏树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例如,在杏树花芽分化阶段,适宜的日平均气温应在15℃至2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花芽的质量。
二、气象预报与预警服务
规范强调要提供及时准确的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特别是在春季寒潮、夏季强降水以及秋季早霜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应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帮助果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比如,在预计有霜冻发生时,可以采用熏烟法或者覆盖保温材料来保护幼果不受低温伤害。
三、综合气象指标的应用
规范提出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综合气象指标体系。例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确定杏树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气候条件范围,并据此调整灌溉量、施肥时间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此外还应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对杏树生产的影响,适时调整栽培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四、技术支持与培训
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各项措施,规范指出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气象服务平台,为杏树生产提供全方位支持。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升杏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