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山楂采后处理、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鲜食山楂的采后贮运保鲜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Fresh Hawthorn (DB14/T 05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山楂采后贮运保鲜技术规程》(DB1408T058-2024)是山西省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鲜食山楂从采摘到运输、储存全过程的技术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采收环节
标准指出,山楂应在果实完全成熟但未过熟时采收,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并且要剔除病虫害果、裂果及畸形果。此规定是为了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品质下降或病原菌传播。采收后应尽快预冷至1℃~5℃,以减缓呼吸作用,保持新鲜度。
二、分级与包装
鲜食山楂需按照直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内允许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重量差异。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的塑料筐或者纸箱,单层排列不宜超过两层。包装完成后需标明产地、品种、等级、净重等信息。这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并便于追溯管理。
三、贮藏条件
标准建议将鲜食山楂储存在温度为0℃±0.5℃、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在此条件下,山楂可保存3个月左右而不发生显著变质。同时要求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直至恢复正常状态。此外还强调了通风换气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湿季节,防止结露现象发生。
四、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震防潮措施,尽量减少颠簸次数和时间间隔。车辆厢体内壁应当清洁干燥,并铺设一层防滑垫以防货物滑动碰撞。装卸作业时动作要缓慢平稳,避免野蛮操作造成破损。长途运输还需配备冷藏设备维持适宜温度,确保到达目的地后仍能保持良好品质。
五、质量检验
每批上市销售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形态、色泽鲜艳程度、内在营养成分含量等方面。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市场流通渠道。另外还特别提到,如果发现有农药残留超标或其他安全隐患,则必须立即销毁处理,不得再次投入使用。
六、附则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适用于山西省内所有从事鲜食山楂生产加工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相关规定,否则将依法予以处罚。同时也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鲜食山楂采后贮运保鲜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流程的关键控制点,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